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简章 >> 文章正文
 
2010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考研简章目录书目
整理自:2exam.com 2009-9-15 15:55:4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5月,是一所历史悠久、集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目前我所在学研究生441名。新建成的实验大楼、完备的实验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学风传统,以及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是研究生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上海有机所拥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队伍,有领军科学研究工作的一批年轻科学家;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高级专业人员98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人,在岗博士生导师67人(含海外和沪港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以围绕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新材料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学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有机化学为主导的“化学生物学、化学转化方法学、软物质创制科学”三大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集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第二学期以“师生互选、统筹兼顾、领导决定”的原则分配导师,第二学年起在导师处进行学位论文研究。

2010年计划招收硕士生和硕博连读生共计98人(含为中科院上海高等技术研究院代招3人),其中硕博连读生拟招65人(含推荐免试生)。具体招生名额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为准。

有机化学专业(070303) 介绍

一、专业介绍:

以天然有机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研究有机合成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着手,发展有机化学的反应、合成、方法和理论;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研究;以现代有机化学理论为背景,结合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原创性方法和算法;功能性大分子以及有机功能软物质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制备、物理化学性能表征以及应用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向:

1、天然有机化学:主要从事结构复杂及具有高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诸如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油菜甾醇及其类似物、抗疟药物鹰爪素类天然产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白三烯、昆虫信息素和具有抗癌活性的埃坡霉素、吡嗪双甾体等的合成研究和在复杂分子合成中应用改良的Sharpless反应,光氧化反应,反Diels-Alder反应等立体选择性方法学的研究;以及复杂分子的分离,结构鉴定方法的研究等。

2、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及其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2)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G-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3)利用单晶-衍射或NMR 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4)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

3、元素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磷化学、有机硼化学等研究。有机氟化学领域:主要开展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的研究(如将一氟、二氟亚甲基、三氟甲基及全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有机氟化学反应的研究(如亚磺化脱卤反应、电子转移反应等),含氟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含氟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氟化方法(其中包括高价金属氟化,电化氟化和气体直接氟化的手段改进和更新);有机磷化学方面,开展生命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有机磷化学反应的研究和有机磷萃取剂的研究;有机硼化学方面,开展了过渡金属及其他元素化合物催化促进下的有机硼的高选择性新反应的研究。

4、金属有机化学:主要开展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键和金属—氢键等的形成,化学转化和碳—金属键的淬灭,重点发展导向有机合成反应的金属有机化学;强调发展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金属催化的材料化学。

5、物理有机化学:从事有机分子聚集体、非生物分子折叠和螺旋体、分子识别、纳米分子组装和分子器件、卟啉化学、仿生和超分子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水或极性促簇性溶剂体系中进行疏水亲脂相互作用导致的分子簇集或分子自卷曲的研究;生命过程中有机分子的疏水亲脂相互作用与其生理作用关系等以及解簇剂的研究等。

6、有机分析化学:色谱与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7、有机计算机化学:以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先导结构为目的,应用现代信息与计算技术从事计算机辅助波谱数据分析、化学信息学、中药信息学、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等方面的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应用先进的化学计算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先导结构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

8、能源与环境技术:围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电力储能节能、核技术应用等低碳技术,开展清洁煤多联产/IGCC技术及其集成创新、CO2捕获和固定利用、太阳能光伏和集热发电、生物质和其他能源的耦合利用、电动车辆关键技术与整车设计等研究和应用,形成自主产权。首期项目有洁净煤技术及多联产、电动车辆和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等。

9、医药与生物技术:围绕健康与食品安全,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创新,开展重大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系统技术、工业微生物和CO2生物转化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系统、营养健康与药物相关技术等研究和应用。首期项目有新药创制技术保障条件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等。

10、新材料与工艺技术:围绕国防安全、信息、制造业和资源利用等,开展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光电磁智能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研究和应用,发展基于集成创新的新材料产业。首期项目有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070305) 介绍

导向新型有机小分子、大分子功能新材料的新型结构分子以及单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化学,发展高效率、高选择性的新型大分子聚合反应催化剂以及聚合反应机理(活性自由基聚合、配位聚合反应、生物转化等)。围绕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环境生物降解材料)、导电高分子以及有机光电子功能材料(光致发光、电致发光、薄膜显示、传感器等)、生物功能大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药物及基因载体、响应性智能材料、仿生软物质材料)、含氟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方向,进行有机及大分子合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以及应用相关研究。

三、考试科目

报考有机化学专业: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论坛)一、606物理化学(甲)、820有机化学

报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20有机化学

四、2010年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试题仍由中国科技大学命题外,其它专业课的试题均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命题。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可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栏目中查看。(http://admission.gucas.ac.cn/)

网址:http://www.sioc.ac.cn E-mail:mali@mail.sioc.ac.cn

单位代码:80035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邮政编码:200032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电话:021-54925239 联系人:马利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70303有机化学
 01.天然有机化学


 02.生命有机化学
 03.元素有机化学
 04.金属有机化学
 05.物理有机化学
 06.分析化学
 07.计算机化学
 08.能源与环境技术
 09.医药与生物技术
 10.新材料与工艺技术

8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6物理化学(甲)  ④820有机化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8、09、10方向仅为中科院上海高等技术研究院代招硕士研究生3名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高分子合成化学


 02.功能高分子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4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④820有机化学
同上

 

参 考 书 目

1.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也可作为参考。

2. 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印也可以作参考书);伍越寰《有机化学》第二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9

3.《高分子化学》 潘才元编 中国科大出版社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马德柱等编 科学出版社

通讯地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邮政编码: 200032

单位名称: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联 系 人: 马利 王娟

Email: mali@mail.sioc.ac.cn wangjuan@mail.sioc.ac.cn

电 话: (021) 54925239 54925238 传真:(021)54925239

报考上海高等技术研究院(筹)能源与环境技术、医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与工艺技术方向的考生,请按以下联系方式咨询: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572弄115号17幢 邮政编码: 201203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筹) 联系部门: 人事处

联 系 人: 王晓静 Email: wxj@mail.sioc.ac.cn

电 话: (021) 50809731 单位网址:www.sicls.ac.cn/shb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